綠「我想找一種墨水,畫漫畫在用的那種。對,就是用針筆沾著畫的。」
店員「請問你想要甚麼顏色。」
「嗯,顏色啊…」
我想找一種正面看下去是黑色,從旁邊看是寶藍色,光線強的時候還要會閃耀的那種。應該不難,只要畫在紙上或其他表面上的時候可以奈米化,如果可以寫上去的墨都只有一層分子,那麼它應該就可以有很奇妙的效果。可是找了許久,感溫的變色墨水,還是壓力反應的液晶,卻都沒聽說哪一種墨水,能夠做到隨著觀看角度,以及光線強度的變化,便可以有戲劇性的顏色變化。
墨蝶 Dichorragia nesimachus formosanus Fruhstorfer, 1909 (台灣特有亞種) |
店員「你買這要幹嘛啊?」
綠「嗯,其實我沒有要買,我只是想看。」
原子筆滑過的紙面,隨著鋼珠滾動流瀉的墨水,擬著我著手撰寫的草稿,時而隨意在散亂的廢紙上塗鴉,勾勒的輪廓都是近日才細看清楚的墨蝶,又被稱作流星蛺蝶。事實上他並不是一種稀有的昆蟲,只因為出現的地點較為侷限,否則一個一年多代的物種,在四處的郊山應當不難相遇才是。而其實困難的點並不在於描繪,而在於重現。有沒有一種方法,可以同時表達深邃的墨黑中,隱藏有深不見底的湛藍,以及耀眼的淺藍色。並在銀河四周點綴有V字型的星軌,和浮動的流星閃現。我拙劣的針筆技巧依然只能勉強在科學文章上稍有得體的模式繪圖。至於不成熟的水彩能力,始終難登大雅之堂。幸而我已不是素木時代,只得全靠精美的野外日誌,才能回憶出像樣的描述。然而世界總是不斷流動,就像滴在冷水中加熱的墨一般,暈染的波紋正自擴散開來。雖然照片、影片能夠捕捉連綿的律動,但墨色細緻的光影變化卻沒有辦法輕易重製。因為墨蝶翅上所披的的鱗粉並不是普通的墨水,而是有著奈米級刻紋的表面,在不同角度下的漫反射間造成干射,產生了或明或暗的視覺效果。這樣的物理色在昆蟲世界裡極為常見,但浮動的變色墨水,在自然界裡仍是少有物種能夠模仿得來。
蔓山的筆羅子狹長倒橢圓葉中有紅褐色葉脈,邊緣還有粗獷的不規則鋸齒,雖然數量不少,卻少有昆蟲喜愛。山豬肉巨大的複葉具有油量的表面,但除了夏末的黃綠色小花常有昆蟲佇足,革質的葉同筆羅子一般不受親賴。墨蝶是口味獨特的一群,偶有大綠弄蝶等數種昆蟲懂得欣賞清風藤科的口感,算是墨蝶幼蟲在餐桌上的寥寥知己。這種林下優勢樹種在山裡儘管常見,至今我仍未與頂著一對山羊角的幼蟲打過照面。倒是瞥見過他收翅時漆黑的腹面,配上藍藍綠綠的複眼有點暈眩,鮮紅色的曲管式口器搭得頗為大膽。兩翅開開闔闔,靜靜的舔著堆機在青苔裡的礦鹽,這是我第一次以慢動作看清楚藍色的墨水散開的樣子,比起晃眼即逝的流星追月,更顯得奇幻眩目。啪的一聲毫無預警,在我兩眼還來不及反應,突然又恢復了正常的播放速度,完全無法看見兩個畫面之間的分解動作,飄逸的穿梭在瀑布前的薄霧中。好像在欣賞一場凌駕於時空之上的燈光表演,乎動乎止難以捉摸,猶如量子穿隧於兩點之間,或許這便是他的墨,被人稱做流星的原因。
噓,不要急著許願,他可能會就這樣不見。
可能是想要追尋幻影或是流星的腳步,希望能夠擁有湛藍的墨色。也許有一天化學技術發達,不會再有人稀罕默蝶的光影。不過在那之前我們也只能珍惜這一點點的藍墨。因此,現在還是會有人,在書店裡詢問著,想要找一種墨水:
「我想找一種墨水,畫漫畫在用的那種…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